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55章 风云际会,以待天时(1/2)
瀚海唐儿归有声小说,在线收听!
  归义楼二楼,气氛正到了最热闹的时候,数十人分成了十张桌子就坐。

  除了归义楼的招牌河西冰糖红烧肉、脆皮烤鸭和咖喱羊肉以外,还有新推出的各种炒菜。

  炒菜这种烹饪方式,要等到几十年后才开始流行。

  原因当然是炒菜用的铁锅制造成本相当高,还没人想到用这样珍贵的铁料来做锅,所以这种烹饪方式还没有被发明出来。

  但张昭肯定知道什么是炒菜啊!这种烹饪方式可是后世最常见,也是最基本的。

  加上铁锅虽然成本很高,但在张昭这,也算不得什么,所以他很快就鼓捣出了炒菜的铁锅和炒菜的方法。

  一经推出,立刻就先在河西风靡了起来,算得上是张昭搞出最顺利的一个金手指了。

  这东京虽然是中原繁华所在,但碰上了炒菜这种跨时代的烹饪方式,照样很快就沦陷了。

  今天二楼上,慕容信长请的,都是东京的赳赳武夫,有些还是权

  代。

  但他们正如同一个个土豹子一样,恨不得把舌头都吃进去。

  “爽利!甚是爽利!这炒菜配上河西的冰镇紫酒,天上仙人吃的也不过如此啊!”

  一個叫慕容延钊的军将大声赞叹了起来,他勉强也能算是将门之后,刚随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刘知远到东京,正好赶上了这次酒宴。

  “某,无名小卒,承蒙都指挥使看得起,日后若有差池,万死不辞!”

  慕容延钊赞叹声还没落,一个名叫史弘肇禁军小校站起来喊道。

  他舌头都有点喝大了,对于慕容信长这样的人物,能想到邀请他来归义楼二楼饮宴,显然有些受宠若惊。

  慕容信长酒量非常好,虽然也有些晕乎乎的,但思路还是跟得上的,心里也还记得张昭给他的任务,这史弘肇和刚才的慕容延钊,都是要大加笼络的人。

  是以,慕容信长把酒碗一举,“都是战阵上的厮杀汉,说什么看得起看不起,能来的就是赏脸,来,与某同吃一碗酒!”

  史弘肇闻言更加感激了,端起酒碗,就与慕容信长干了满满的一碗。

  “听闻都指挥是我吐谷浑儿郎?还是慕容部的王族出身?”

  慕容信长嘴角的酒液都没擦干,身边一个名叫卫通的河东军节度衙内兵马使,就对着慕容信长拱了拱手说道。

  “某也听闻兵马使也是吐谷浑出身?”慕容信长没有直接回答,反而反问了身边的军将一句。

  “确系吐谷浑出身,不单是某,这河东兵将,多有我吐谷浑儿郎!”

  卫通毫不掩饰的承认了,其实不单是在河东,再往北的代北地区,除了党项人以外,也是吐谷浑人居多。

  这是因为李克用父子让代北三部沙陀人富贵起来之后,原本空出的地盘,就逐渐被吐谷浑人占据。

  这些人,也成为了新的代北武勋集团,历史上北汉政权在北宋的猛攻下坚持了那么多年,其中的吐谷浑兵将,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。

  “如此,某更要与兵马使多多亲近了,你我同为唐儿,又都是吐谷浑一脉,就与汉人同姓同宗一个道理!”

  慕容信长越发的豪爽,对面的卫通也放下戒心,开始大口喝酒,大口吃肉。

  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楼门口突然传来了喧哗声,慕容信长新收的两个十来岁的弟子,就在楼梯口跟人吵了起来。

  “赵二郎!是何人来此吵闹?让他报上名来!”

  慕容信长略微有些吃醉,不耐烦起身,便对楼门口的弟子喝问道。

  这赵二郎是禁军一个都虞侯的儿子,上面有个早夭的兄长,但因为夭折时已经成年,所以虽然是实际上的大郎,但时人都称呼为赵二郎。

  这赵二郎虽然只有十岁,但从小打熬筋骨,拳脚枪棒都使得一些,是个不错的学武坯子。

  慕容信长一见就喜欢上了,因此把他要到身边,闲暇时教些枪棒,算是赵二郎的半个师傅。

  好吧!实际上是张昭给了名单,让慕容信长刻意寻找的。

  “兄长,梯口来了几人,好生蛮横,硬是要上来。”

  愤愤不平跑过来告状的,是慕容信长的第二个徒弟,其祖籍辽西,少时迁到洛阳居住,名叫王审琦,聪慧胆大,比赵二郎更受慕容信长喜爱。

  “薛白袍!可记得腰间宝剑是何人所赠吗?这么快就不记得故友,连上个二楼不都不行了?”

  听到有人叫他薛白袍,又提到了宝剑,声音还有些少年人的稚嫩,慕容信长一瞬间就知道是谁了,除了那个十四岁的华州镇国军节度使赵匡赞能有谁?

  “哈哈哈!原来是节帅来了,快快请上座!”

  慕容信长大笑着往楼梯口走去,拦着那里的赵二郎已经被人推到边上去了。

  赵匡赞觉得有些丢了面子,面色不善的盯着赵二郎,看样子好像想找几个人把他痛打一顿。

  “此子名叫赵匡胤,或许还是你同宗兄弟呢!”慕容信长赶紧过去解围。

  “香孩儿,此乃华州赵节帅,以后可不能如此莽撞,这里也不用守了,与王大郎一起且去吃饭吧!”

  “原来是侍卫亲军赵指挥家二郎,某就是赵匡赞,以后记住了!”

  赵匡赞毕竟年纪不大,心里还是有些不乐意,只不过他完全想象不到,历史上再过几十年,他就要避赵匡胤的讳为改称赵赞了。

  可能是在门口耽搁久了,赵匡赞身后一个身材有些消瘦的年轻男子,暗中捅了捅赵匡赞的后腰,赵匡赞这才不情不愿的跟着慕容信长去了上座。

  众人落座,慕容信长细细观察了几眼跟随赵匡赞一起过来,声称是赵匡赞堂兄的男子。

  忽然发现他身材不是消瘦,应该要被称作苗条,手指细白嫩长,肤色更是白皙,眼睛圆溜溜,唇色有些粉嘟嘟的,睫毛还有些弯曲。

  这是个女子啊!慕容信长心里一动,继而砰砰的跳了起来,他想到这人很可能是谁了。

  极大可能,就是那个与赵匡赞情同姐弟的姨母,唐明宗十五女永乐公主。

  永乐公主见着慕容信长英武非常,心里就有了几分满意,见他一直盯着自己,也毫不害羞,黑溜溜的眼睛也盯着慕容信长。看書喇

  这反倒把慕容信长盯的有些不好意思了,他只能调转话题问向了赵匡赞。

  “某听说,节帅很快就要去契丹了?”

  赵匡赞本来想叫慕容信长不这么称呼他,但想了想两人之间的关系,怎么称都有些不合适,只能作罢,他点了点头。

  “是啊!大人来信相召,天子也已经同意了,赞不日就要和母亲一起北上了!”

  说着,赵匡赞与慕容信长吃了一碗紫酒,颇有些愁眉不展的说道。

  “我本唐儿,身负大唐皇室血脉,契丹,蛮夷也!奈何父亲相召,唉!”

  慕容信长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赵匡赞,此时人虽然认同的契丹的武力,觉得他们是一个崛起于北方的强权。

  但普遍还是用昔年大唐的眼光在看契丹,多鄙夷的称为烂奚,地位连代北三部的粟特人都不如。

  倒是赵匡赞身边的永乐公主美目闪动,用几分长辈对晚辈的语气说道。

  “男儿大丈夫,何必作此气馁之语,去契丹,乃是让你在父前尽孝,日后未必没有机会借机南下。”

  赵匡赞眼睛一亮,正要脱口而出‘多谢姨母开解’。

  永乐公主抢先一步预判到了,她咳嗽一声,赵匡赞赶紧把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,只噎得面红耳赤。

  “这不是赵节帅吗?听说你父深得契丹主喜爱,今又投书,让你母子前去团聚,真是可喜可贺啊!”听着是恭喜,但实际上满是讥讽。

  赵匡赞本来就很不愿意去契丹,闻言大怒,可站起身来一看之后,又有些犹豫了。

  只见出言嘲讽的,是一个身材雄壮的军将,赵匡赞有些眼熟,好像是守护大宁宫的禁军奉德马军都指挥何建。

  赵匡赞护卫都留在了楼下,他才十四岁,肯定是打不过的。看書溂

  这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