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963章牧民叛逃,大明的粮食真香(1/2)
大明:开局皇长孙,爷爷朱屠夫有声小说,在线收听!
朱元璋此时感到无比庆幸。
还好大孙掌权后大兴教育,不然这么多官都不知道由谁来做。
其实朱雄英的开发步伐是有些过快的。
一年之内拿下这么多海外空地,对大明来说很难消化。
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谁让东瀛和高丽不老实突然发难,导致大明不得不调整步伐提前收编两地。
这两年大明大大小小打了不少仗,但兵力其实并没有损失多少。
粮食方面,大明也无需担心。
即便是到了冬季,南洋也能种植水稻,光一个安南就足够大明吃几年了。
南洋的开发,朱雄英一直就没停过,主攻的方向还是粮食方面。
像水利建设和农作物改良,都有农学堂的专人负责。
不得不说,南洋真是块风水宝地,粮食的产量,基本上都是大明的两倍。
但这并不是南洋的极限。
即便南洋地区的百姓大多数都是以种田为生,但他们的农业水平其实并不高。
南洋地属热带气候,高温多雨,十分适合种植水稻,并且土壤类型也十分多样,其中包括潮土和红壤等等。
这样卓越的先天优势,南洋地区的百姓却没有完全利用起来。
此时的大明已经出现了新式耕牛、脱粒机和水力锤等等,而南洋仍旧用着老式耕地器械。
驻扎南洋的这几年,朱雄英一直致力于推广新式农具和机械,这使得南洋的粮食产量再次得到飞升。
其次便是灌溉系统。
南洋的灌溉系统是远远不如大明的,此时的大明在灌溉系统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如引江、引河、挖塘等灌溉技术,而南洋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灌溉理念。
最后就是政策和税收。
朱雄英对南洋的税收政策很是宽松,为了鼓励南洋百姓投入农业生产当中,更是决定一年不收取南洋任何税收费用。
一系列措施落实下来,南洋地区的粮食产量想不飞升都难。
有人可能要问了,大明要这么多粮食干什么?
其实主要还是为了养活草原。
是的,你没有听错,就是养活草原。
现在草原的形势极为复杂,大明必须和这些顽固的草原部落打持久战。
现在的草原可是有六十万兵马,这些兵总不可能都去屯田,再者说草原也根本不适合种植农作物。
像是一些投靠大明的草原牧民,也都需要大明的粮食救济。
这些粮食当然不能都由大明来出,于是出粮的重任就抗在了南洋身上。
即便大明对奴隶和俘虏的政策极为优厚,但仍有一些顽固的牧民不愿意投降大明。
对于这些人,朱雄英也没有办法,只能拿粮食勾引。
凡是投降大明的牧民,全都能享受一天三顿饱饭。
这个政策是很夸张的,可以说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
古今中外对俘虏如此优厚者,除朱雄英外无出其右。
牧民前一秒还在义正言辞的拒绝大明,下一秒就从森林跑到了战俘营。
真香!
这年头,能吃口饱饭比什么都强。